贵州
[切换城市]
川黔职校网 > 贵州职校新闻 > 贵州职校教育新闻

六盘水市2021届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

点击: 时间:2022-01-16 来源: 川黔职校网

六盘水市2021届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 (数据截至2021年12月9日)。
2021届中职毕业生数为3280人,就业人数为3120人,就业率为95.12%。受疫情影响,与2020年相比,毕业生人数相对减少,就业率有所提高。
项目
2020年
2021年
毕业生数/人
3939
3280
就业人数/人
3448
3120
就业率/%
87.53
95.12
一、总体状况
(一)就业去向
3120名就业毕业生中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1021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2.7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有327人,占10.48%;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有1390人,占44.29%;其他方式就业的毕业生382人,占12.51%
(二)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98人,占全部就业毕业生的 3.14%;从事第二产业的为389人,占12.47%;从事第三产业的为1243人,占39.84%。与2020年相比,从事第一产业人数的比例略有降低、第二产业人数的比例略有上升
项  目
2020年
2021年
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第一产业
182
5.28
98
3.14
第二产业
141
4.09
389
12.47
第三产业
1646
47.74
1243
39.84
(三)就业地域
就业地域分为本地、异地和境外。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313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42.08%;异地就业的为417人,占13.37%;境外就业的为0人。近年来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相比,本地就业比例有所增加
项目
2020年
2021年
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本地
1332
38.63
1313
42.08
异地
637
18.47
417
13.37
境外
0
0
0
0
(四)就业渠道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852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27.31%;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为68人,占2.18%;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为810人,占25.96%。与2020年相比,2021届中职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事业单位仍然是中职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2021年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人数1021人,占就业人数比例为32.72%,比2020年略有提高;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人数1390人,比例略有提高中高职衔接通道进一步拓宽,更多学生选择继续升学就读。
二是第三产业仍然是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2021年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比2020年有所下降,占39.84%
三是在本地就业的中职毕业生人数为1313人,与2020年相比,本地就业学生基本持平,本地就业吸引力和吸纳能力稳定。
二、各专业大类就业状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确定的19个专业类别,全市各专业大类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下:
从专业大类看,就业状况最好的专业是装备制造大类、文化艺术类,就业率达100%;其次是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轻工纺织类,就业率分别为96.71%96.59%95.95%
从毕业生数看,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数最多,为10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7.37%;其次是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数为87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2.14%。毕业生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大类,毕业生总人数仅为1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05%
从就业人数看,教育与体育大类就业学生数最多,就业人数为993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1.83%;其次是医药卫生大类专业,为55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7.76%;就业率最低的为财经商贸大类,为123人。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状况:
专业大类
毕业生数/人
就业人数/人
就业率/%
装备制造
52
52
100
轻工纺织
148
142
95.95
交通运输
564
533
94.5
电子与信息
504
471
93.45
医药卫生
580
554
95.52
财经商贸
143
123
86.01
旅游
243
235
96.71
文化艺术
17
17
100
教育与体育
1029
993
96.59
总计
3280
3120
95.12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调整专业结构
把握市场动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重视市场调研工作,及时进行职业指导,认真分析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及毕业生的思想动态,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思路,积极拟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创业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与变化趋势,不断应对市场变化,寻求职校之间结合点。
(二)强化职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
加大职业指导教师相关业务培训力度,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未来规划作出明确的方向。组织并鼓励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市场发展动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三)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巩固并促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因此,应积极引导学校主动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顶岗实习等,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对口服务等,强化学生在企业与学校沟通过程中的直观能动性。
四、发展趋势预测
(一)中职毕业生总量基本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市招生规模基本持平,中职毕业生总量基本稳定。中职学校每年毕业生保持在3000人以上。
(二)中职毕业生升学成为主要选择方向
随着中高职衔接的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心态的改变,提升学历成为了中职毕业生的主要选择方向升学率逐年稳步上升。
(三)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着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一是持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经验,大力开发市内外就业市场,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创业资源;二是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市内外小微企业就业,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引导毕业生到社区、乡村卫生院,山地旅游景点、现代物流、社会工作、大健康等生活性服务行业就业;三是过去,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终结教育,只有就业一条路;如今架起了“立交桥”,对口升学、中职推优等,我们将积极引导中职毕业生继续到高一级职业院校学习深造。
五、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仍然存在。尽管对我市专业审批加强了管理,但各职业学校仍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招生,专业同质化仍然存在,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
二是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毕业临近时,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自身发展方向盲目,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眼高手低,没有踏实肯干的态度;社会经验又缺乏,对个人定位不准确,期望过高,反差过大,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三是本地就业吸纳能力不强。我市企业用工量较少,对人才的需要远远低于毕业生需求。特别是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用工量大幅度的降低,待遇更是新低,给学生的就业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四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水平不足以支撑区域产业经济的人才需求。多数职业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逻辑上,对专业的内涵发展、生产性实训、研发型校企合作的关注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依然短缺,学校实验设备的缺乏,办学设施不足、设备落后,实习场地的断裂,劳动力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存在明显差距。进而,职业院校的专业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产业的运行。如业前景广阔的服装、数控技术、电工电子等专业人才需求多,但设备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多、加工品损耗大,劳动力市场需求企业均在江浙深圳等离内陆较远城市,难以寻找到产教融合的企业。以致现有校企合作实验设备匮乏、已有设施落后,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以致这类专业在乡镇招生中缺乏吸引力,报读人数较少,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网络、微信、QQ群等)的作用,开展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宣传技能型人才在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努力营造出社会认可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办学观念,优化专业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调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教育办学的特色、各项优惠政策等。
三是创造条件,加强合作。继续引导各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深入交流,密切合作,分享资源,优势互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人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和社会专家的分析,基于未来社会发展热点设置专业,并严格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在课程设置上,从以往注重知识灌输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上面搜索框搜索!
  • 上一篇:贵州省教育厅专家组赴关岭开展评估工作
  • 下一篇:初中毕业生想读幼师专业选择贵阳哪所职校好
  • 图片电询
  • 在线报名

    • 姓名:
    • 手机:
    • Q Q:
    • 地址:
    • 分数:
    • 学校:
     

    相关文章

    贵州中职高中学校名单

    贵州职校专业列表

    在线客服系统